霉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

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阴道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传统上称为霉菌性阴道炎)

大多数妇女的一生中有过阴道感染,表现为异常分泌物、瘙痒、异味。单纯根据病史诊断阴道炎并不可靠,可导致不恰当用药。需要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才能保证诊断准确性。与阴道分泌物增多最相关的三种疾病是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病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宫颈炎也可引起分泌物异常。出现大量白细胞而无滴虫或念珠菌表明存在宫颈炎。有外阴炎体征而实验室检查(化验)未发现阴道病原体表明存在其他可能引起外阴阴道症状的非感染性因素,症状持续且找不到病因的患者建议就诊专家。

VVC系念珠菌侵犯外阴和/或阴道浅表上皮细胞所致的炎性过程。VVC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过去说的霉菌)。VVC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VVC为正常非孕宿主发生的散发和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轻、中度VVC。复杂型VVC包括:复发性VVC(RVVC)、重度VVC、非白色念珠菌所致的VVC或异常宿主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抑制和衰竭患者。

诊断主要临床特征:瘙痒、排尿困难、充血水肿、皲裂和凝乳状白带。附加以下之一可诊断VVC:

(1)10%氢氧化钾湿片或涂片镜检见到酵母假菌丝;

(2)培养或其他实验证明存在酵母。

念珠菌阴道炎阴道pH可正常。所有有VVC症状体征的患者都可使用10%氢氧化钾湿片镜检,阳性者要治疗,湿片阴性的有症状妇女,应考虑阴道念珠菌培养(目前这种培养技术我们本地还没有开展)。检查有VVC体征,但是湿片阴性,又不能做培养的患者,考虑经验性治疗。无症状体征患者念珠菌培养阳性并不是治疗的指征。FDA不批准PCR检测方法(一种基因检测技术),培养仍然是金标准诊断。

单纯型VVC短期局部制剂(如单剂量和1~3d方案)治疗单纯性VVC效果好。局部治疗咪唑类药物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过全程的咪唑类治疗,80%~90%患者症状可缓解或培养转阴。

推荐治疗方案:(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即可,说白了:买上那个药就用那个方案)

局部用药

1、2%布康唑膏(5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3d。

2、1%克霉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7~14d。

3、2%克霉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3d。

4、2%咪康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7d。

5、4%咪康唑霜5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3d。

6、咪康唑栓m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7d。

7、咪康唑栓m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3d。

8、咪康唑栓1mg,单次阴道上药。

9、0.4%特康唑5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7d。

10、0.8%特康唑5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3d。

11、特康唑栓80m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共3d。

12、6.5%噻康唑膏5g,阴道上药,单次剂量。

全身用药:

氟康唑,mg,单次顿服。

如果患者两个月内症状再次出现或复发,告知其前来复诊。

随访:

初次治疗后症状持续或治疗后再次出现症状需随访。

VVC通常非性接触传播,不推荐常规治疗性伴,但对反复发病者和性伴出现龟头炎可予治疗。治疗选用局部抗真菌药。

特别考虑:对推荐治疗方案药物过敏或不耐受。外用药物通常无全身不良反应,可出现局部烧灼感和刺激反应。口服药物偶引起头痛、恶心和腹痛,口服唑类在少见情况下引起肝酶升高。

复杂型VVCRVVC指一年内VVC发作4次或4次以上。大多数RVVC无明显发病诱因。有10%~20%的RVVC为光滑念珠菌或其他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用抗真菌药物对这些菌株常不敏感。尽管唑类耐药不断增多,未推荐常规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治疗。RVVC治疗方案包括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

强化治疗应持续到患者的症状消失及念珠菌培养阴性。强化治疗选择长疗程如7~14d局部治疗或口服氟康唑mg、mg或mg,1次/72h,共3次(第1日、第4日和第7日)。

巩固治疗可选用氟康唑mg、mg或mg,1次/周,口服,疗程通常为6个月。如果氟康唑方案不可行,可考虑局部药物巩固治疗。停止治疗后30%~50%的RVVC会复发。有症状患者巩固治疗仍然培养阳性应就诊于专家。尚无证据支持对RVVC患者性

伴常规治疗。3.2.3重度VVC重度VVC对短疗程局部治疗和口服治疗的效果差,推荐局部用药7~14d或口服氟康唑mg给药两次治疗,两次给药间隔72h。

非白色念珠菌VVC50%非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VVC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治疗也很困难,所以对于这类患者,临床医师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阴道症状的病因。

非白色念珠菌VVC最佳治疗方案仍然未知。应用非氟康唑类抗真菌药物口服或局部长疗程(7~14d)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如果复发,选择阴道硼酸胶囊mg,每疗程常为两周,这种治疗的真菌根除率约70%。如仍复发,请专家会诊。

免疫受损患者对患糖尿病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等基础虚弱患者对短疗程方案治疗反应差。应尽量改善免疫受损状况,且需要延长治疗疗程(达7~14d)。

妊娠VVC在妊娠期常见,只有局部唑类药物一周疗法推荐用于孕妇。

HIV感染HIV患者阴道念珠菌定植率高于一般妇女,且免疫抑制的程度与定植率有关。HIV患者复杂性VVC和非复杂性VVC治疗均同非HIV患者。长期预防性使用氟康唑mg/周进行治疗,减少念珠菌定植和缓解症状,但只适用于复杂性VVC。治疗VVC对HIV获得和传播有无影响仍然未知。

赞赏

长按







































白巅峰的发病原因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meijinshen.net/ydyzq/685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