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咽炎、胃炎……提到炎症,几乎每个人都曾受其困扰。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然而一旦失控,炎症就会扰乱人体功能。
研究表明,炎症可能会发展为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因此炎症性疾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民病”。
今天,权威专家为你揭开“炎症”的神秘面纱,教你正确防住爱惹祸的“炎”。
受访专家
复医院病理科主任周先荣
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徐小元
1/6的癌症或由炎症引起
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
一旦部分机体“遇袭”,炎症反应随时可能发生,常见的有胃炎、鼻炎、扁桃体炎、肺炎、肝炎、肾炎等。
小到感冒,大到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等,本质上都是炎症,但严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老百姓俗称的“炎症”。
近年来,我国各类炎症性疾病发病率持续走高。据报道,全国慢性咽炎鼻炎发病率高达87.3%;慢性胃炎发病率30%;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达11%,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不同的炎症可能是由不同细菌和病毒引发的。例如,胃炎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发的,鼻炎可能是链球菌感染。
一种病情也可能是不同病菌引起的,例如感冒,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无论从感染机制和治疗方法都全然不同。
不少人一发炎就随意吃抗生素,对炎症处理不当,导致抗生素耐药,或急性炎症转慢性炎症。
一“炎”不合就生大病
当然,炎症不一定必然会导致癌症。但有时候,引起炎症的原因并没有消失,会让炎症变成一种长期的、对身体有害的状态。从心脏病到抑郁症,失控的炎症会扰乱人体的多项生理功能。
与癌症相关目前医学界已明确,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研究显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鼻咽癌与疱疹病毒感染相关,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危及心血管血管中脂肪斑块的形成会引发慢性炎症,吸收白细胞,变得越来越大,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脏病发作。
损伤骨骼炎症如果发生在关节,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疼痛和僵硬感,例如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胃肠道的炎症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这是因为炎症阻止人体吸收重要的骨骼构建营养素(如钙、维生素D)。
精神抑郁年一项研究显示,炎症会引发情绪低落、缺乏食欲和睡眠不佳等抑郁症状。先前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炎性蛋白含量较高。
其他疾病众多研究证实,炎症还可能打破肠道细菌平衡,诱发肠道疾病;
肺部发生炎症,会引起液体聚积和气道变窄,造成呼吸困难;
慢性炎症会诱发2型糖尿病,导致胰岛素抵抗,与体重增加存在关联性;
牙龈的炎症可能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系。
妇科炎症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喝水不足等原因,妇科炎症更为高发。
女性私处的清洁需要有个“度”,如果游泳、旅行住宿时的环境不洁、不勤换卫生巾或护垫,可能感染阴道炎等妇科病;但如果每天用洗液清洗私处,过度清洁,也同样容易引起妇科炎症。
女性使用卫生巾、护垫期间,建议每2~3个小时更换一次。
盲目使用洗液,反而可能破坏阴道的自我防御系统,加重或引起疾病。
正确的清洁方式是:每天更换内裤,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
“红眼病”(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红眼病”是一种急性结膜炎,常在夏季高发。
一旦感染,常出现眼睛发红、痒、流泪、怕光、眼屎增多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针扎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红眼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接触了被红眼病人眼泪及眼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毛巾、公共汽车扶手、钱币等;或被污染的水源,如游泳池等,都可能染病。
预防结膜炎,提倡勤洗手、洗脸,千万不要用手和衣袖擦、揉眼睛,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在办公室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应在用完键盘后勤洗手。
6招减少炎症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防患未然,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
1
坚持锻炼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每天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抗炎作用。
而肥胖会直接导致炎症反应,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以下,有利于身体健康。
2
无炎饮食很多果蔬含有抗氧化物,能消除体内自由基,抗击炎症,比如菠菜、西兰花、西红柿、洋葱、樱桃等。
坚果中抗炎物质含量丰富,每天吃点坚果可降低心脏病等患病风险。
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等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对抗炎症。
来源
人民日报、生命时报
编辑
陈月燕
长按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安徽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meijinshen.net/ydyzq/686216.html